首页>>非遗传承人
姓    名李桂花性    别
出生年月1952年10月民    族
文化程度初小职    业农民
职务职称炎黄研究会副会长荣誉称号
确定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时间    2011  年  11  月
确定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时间2011 年   12  月
确定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时间 年      月
   确定为国家级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时间 年      月
联系电话13598992375工作单位禹州市崆峒山逍遥观
邮    编461670电子信箱
通讯地址禹州市图书馆
个人简历自幼上学,因家境困难辍学回家务农;
1970年-1980年在许昌菜园村务农;
1980年-1989年参加民间宗教活动;
1992年受中岳庙道教知识培训、学习道教知识;
1996年出家中岳庙,同年11月前往逍遥观;
2001年逍遥观建无极老祖母殿、黄帝殿、盘古殿、观音殿、财神殿、八仙宫;
2002年任省文物保护员;
2006年任禹州市贵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监事;
2007年至今任禹州崆峒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。
传承谱系    第一代:谢阳风,男,甘肃平凉人,1617-1716年私塾九年,传承方式为师徒相授,居住地逍遥观;
    第二代:宋来金,男,安徽金寨人,1661-1741年私塾一年,传承方式为师徒相授,居住地逍遥观;
    第三代:段复保,男,山东曹县人,1728-1824年文盲,传承方式为师徒相授,居住地逍遥观;
    第四代:王本清,男,山东曹县人,1815-1898年私塾二年,传承方式为师徒相授,居住地逍遥观;
    第五代:段合怀,男,山东曹县人,1825-1917年私塾五年,传承方式为师徒相授,居住地逍遥观;
    第六代:王教岭,男,淮阳界沟人,1836-1902年私塾二年,传承方式为师徒相授,居住地逍遥观;
    第七代:周永林,男,密县牛店人,1850-1937年文盲,传承方式为社会传承,居住地逍遥观;
    第八代:周成林,男,密县牛店人,1911-1997年私塾四年,传承方式为师徒相授,居住地逍遥观;
    第九代:姚明喜,男,禹州苌庄人,1905-1998年文盲,传承方式为师徒相授,居住地中岳庙、逍遥观;
    第十代:宋至全,男,河南唐河人,1909年一2008年,私塾五年,传承方式为师徒相授,居住地中岳庙、逍遥观;
第十一代:李振华,男,禹州小吕人,1944年出生,高中文化,传承方式为师徒相授,居住地逍遥观;
第十一代:李桂花,女,许昌县椹涧人,1952年出生,初小文化传承方式为师徒相授,居住地逍遥观
第十二代:董爱莲,女,临颍沃城人,1939年出生,初中文化,传承方式为师徒相授,居住地逍遥观。
第十二代:李宗道,男,1966年出生,陕西宝鸡人,初小文化,传承方式为师徒相授,居住地逍遥观。
第十三代:陈宗静,女,漯河丁湾人,1980年出生本科文化师徒相授。
第十三代:貟陆杰,女,1996年出生许昌灵井人师徒相授。
学习与实践经历1、李桂花自出家修道以来,受师父委派前往崆峒山协助师兄李振华弘扬黄帝文化,以走访传道的方式与南京宋来金道长,灵山黄宗梅道长,淮阳李至顺道长交流黄帝文化传说故事;
2、收集、整理黄帝华夏度人业绩。拜读了《黄帝阴符经》、《黄帝玄女战法》、《八阵图解》,明白“善修、苦修、闭修”途径;
3、协助师兄挖掘、整理黄帝圣籍、弄清传承脉络,充实了修道内涵,查看了“定君山”八阵图坡青龙接驾遗迹,证实了黄帝议政宫遗址,悟得:“修道先修心,修心先行善,行善能度人”的黄帝度人传说故事。
技艺特点1、出家修道后深入研究道教知识,拜读了黄帝《素女经》、《灵芝经》、《黄宫记》、《三洞经》书籍,认清道法自然的修道途径宣传黄帝传说故事。
2、李桂花悟得:“人之不善、何弃日道”之理,学习整理出《黄帝修道观盛貌》、《黄帝传说》小册子,《对黄帝道文化的保护》、《恢复黄帝修道观事宜》、《嫘祖对社会的贡献》弘扬黄帝道文化传说故事;
3、印发黄帝传说小册子弘扬黄帝传说故事书籍,前往“大鸿寨”、“洪堤”“熏谷石”遗址处寻找、挖掘黄帝传说典故,提高黄帝传说的知名度,给炎黄子孙留下弘扬传承黄帝传说的前景。
个人成就1、李桂花道长认真挖掘整理黄帝传说的有关故事,保护黄帝传说遗产,遗址,收集有关黄帝传说典故,甘当义务导游员为游客宣传黄帝传说故事;
2、认真完成省级文物保护员的责任,提出保护《嫘祖宫》的措施,考察落实具茨山岩画对社会的贡献;
3、2006年任禹州市贵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监事。
    4、2007年倡导成立禹州崆峒炎黄文化研究会,弘扬黄帝传说故事任付会长;
    5、收集、撰写《关于开发崆峒山逍遥观》的建议书代可行性分析报告,整理黄帝传说故事1 8 0余篇,开展黄帝传说的交流活动。
授徒传艺情况 1、师徒传承,李桂花道长出家修道后,经过多年的自修经历收徒弟:宗莲,宗道,宗英,宗平,宗岭,宗巧,宗凤、宗云。李桂花用传、帮、带的方式使徒弟们熟悉黄帝传说内容,提高年青一代对黄帝传说的了解;
 2、社会传承,结合《黄帝阴符经》、《八阵图解》书籍用导游的方式教育提高徒弟了解黄帝传说故事,破解实践难题,用黄帝度人故事宣传黄帝道文化故事对人类的贡献。
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情况(展演、宣传、讲座等)1、2007年,李桂花参加平顶山道协主办的“炎黄文化”交流活动,并举办黄帝传说知识讲座。促进人们对黄帝传说故事的了解,使黄帝传说故事宣传到民间;
  2、2009年,积极参加周口地区、方城地区、濮阳地区、洛阳地区等地炎黄文化交流活动;
  3、2010年,参加“具茨山岩画研讨会”并建议政府出台保护岩画的有关措施,为华夏黄帝传说故事做贡献。
本人持有该项目的相关实物、资料情况1、1997年得春秋时《黄帝素女经》、《黄帝祝神咒》;
2、1999年得“黄帝龙头印”、“黄帝兵符”;
3、1999年9月得镇观之宝“镇宅之宝”;
4、1999年11月得宋朝宋仁宗“御赞碑”一通;
5、2001年查得唐代老君“画像碑”一通;
6、2002年1 2月得黄帝“坤阵”图解;
7、2003年查找、论证黄帝遗迹、遗址200余处。
为该项目保护传承所做的其他贡献1、提供黄帝传说的有关典故,弘扬黄帝传说故事;
2、成立文物管理办公室,甘当义务导游员讲黄帝传说故事,加强对黄帝文化遗迹、遗址的保护;
3、尽省级文物保护员的责任,自筹资金修复无极老祖母殿、盘古殿、河大王殿、黄帝殿、财神殿、观音殿、八仙宫等黄帝遗迹;
4、讲嫘祖寻找五谷时的遭遇和度人业绩,接待寻根拜祖的海内外炎黄子孙拜祖活动,受到社会的高度赞扬。